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滚动 >正文
潮声丨8个篮球场大的学校,就像一个家:从温台嘉丽4所乡村小学感受教育的温度

2023-09-01 07:54:41     来源 : 腾讯网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邬敏 王艳琼 干婧


(相关资料图)

又是一年开学季,孩子们重新回归校园。

日前,国家教育部公布了第五批102所乡村温馨校园名单。在我省,温州市鹿城区双潮小学、台州市天台县石梁小学、海宁市袁花镇谈桥中心小学、丽水市缙云县长坑小学4所学校入选。

这四所乡村学校,何以“出圈”?温馨在哪里?乡村小学,未来发展如何?潮新闻记者前往调研。

四所乡村学校,因何“出圈”?

长坑小学,坐落在浙西南山区县缙云,虽是乡村小学,却是当地的“明星学校”。日前一早,潮新闻记者从丽水市区出发,两个多钟头才抵达隐在山坳坳里头的长坑小学,目力所及,学校周边都是大片的农田和村舍。

丽水市缙云县长坑小学 学校供图

该校校长麻涵佳介绍,学校面积仅有8个标准篮球场大,被农房分隔成4个校部,一条走廊串联起现代化教学楼、宿舍、食堂、图书角和社团活动室等。行走在校区,记者感受了“温馨”的味道——

学校空间和设施都是学生动手设计打造:木雕室里,一件件木雕作品是学生和家长们从山里找来树根雕刻;36间宿舍里的皮影和水彩画,由孩子们手工制作粘贴上墙;就连校园各个角落里的多肉微景观和后山4亩多的桃园,都是孩子们自己种养打理。

温馨,不仅在校园环境,乡村特色化教学也处处体现“温暖”。长坑小学开设了笛子、篾匠、婺剧等6大系列26门拓展性课程,老师手把手教学生,利用每天下午2小时的社团活动时间,教孩子们吹竖笛、拉二胡、唱婺剧。在婺剧演出厅,麻涵佳指着满墙的戏服感慨,“这些老物件凝聚了师生情感,老师和学生们自编自导的歌舞剧《三个和尚》到省里演出,演出服最开始还是我们自己拿针线缝的,学校在没条件中创造条件‘学’。”

温州市鹿城区双潮小学 学校供图

不仅长坑小学,潮新闻记者发现,其他乡村学校的课程也各有特色。双潮小学设置了“竹文化”校本课程,与校园的乡村竹林环境紧密结合,打造“竹墨十观”教育场景。老师带一、二年级学生赏竹,认识竹的种类与习性;带三、四年级学生玩竹,学习传统竹编技法;带五、六年级学生品竹,品味竹的诗词歌赋。

海宁市袁花镇谈桥小学,基于真实生活的学习实践场景,开发了“乐乐城”拓展性课程,每学期推出近30门与社会各行各业结合的特色课,学生们可以打破班级界限自主选课,实景体验小厨师、小作家、小木匠等社会角色,参与各种城市劳动。

乡情满满的课程设置下,师生关系变得温情。台州石梁小学针对90%的住宿生实施晚间特色托管,由学校的女教师担任寄宿学生的“爱心妈妈”,辅导孩子学习、教孩子洗衣、叠被、做作业,组织学生和家长参与亲子游、“青春期悄悄话”、亲情家书传真情等活动,乡村学生在学校也有家的温暖。

校园温馨、课程温暖、教师温情,让乡村小学“出圈”。

温馨背后,有何坚持和努力?

看得到的“温馨”,背后其实是一群人默默的坚持和努力。

“其实,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比不上城里,老师们只能多付出多投入,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可能性。”麻涵佳告诉记者,温馨的长坑小学,其实只有26个老师,要教29门课程,老师常身兼数职。学校采取师生互学的模式,每年新教师到学校都是抽时间自学,向高年级的学生学,再教低年级的学生。她笑称,“现在笛子吹得最好的是语文老师,唢呐吹得最好的是英语老师,打击乐敲得最好的是数学老师。”

双潮小学孩子们体验暑期农耕乐趣 学校供图

同样在坚持的,还有双潮小学。潮新闻记者发现,其在4所学校里学生人数最少,仅155人,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学校探索‘跨段、跨学科的融合教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共上音乐、美术、体育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该校校长夏建广介绍,学校还与市区瓦市小学结对成为鹿城区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每周五远程“共上一堂课”实现“教研共富”,“一切努力只为了让乡村学生们觉得,自己在乡村上课和城市里没太大区别。”

实际是,今年是全国乡村温馨校园评选的第三个年头。2020年教育部在全国启动乡村温馨校园建设。三年来浙江分批积极组织各地创建,目前已成功申报五批共计17所全国乡村温馨校园。虽然各学校特色不同,但发展路径相似——高质量发展、内涵化发展、均衡化发展。该项遴选提振了乡村学校建设的信心,也引起了各地对乡村小学“硬环境”与“软环境”建设的重视。

台州市天台县石梁小学 图源 天台教育

乡村教学质量提升后,石梁小学在校生人数实现了20多年来首次回升;长坑小学今年新招生60余人。与此同时乡村学校教师提质行动也在深度开展,谈桥小学通过开展“乡村教育家”校本研修,实施国家级课题“支架式”课堂教学研究,每年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模式,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小学面临着资金和师资双短缺问题。乡村小学师资流动性大且快,结构性短缺现象严重。“我们也在争取改善教学生活条件,留住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夏建广表示。此外,乡村校舍翻新、课程开发与开展等都需要资金,“相比城区,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坚持和努力。”

乡村教育的未来,在何方?

乡村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乡村教育的路在何方?

我们不妨从各地经验找答案。

对标国家要求,河南发布乡村温馨校园建设方案,提出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明确师资配备、保障日常运转经费;山东提出分类推进乡村学校建设计划,重点加强乡镇驻地学校建设,改善校舍及附属设施条件等;在浙江,温州发布了省内首个市域性的基础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实施导则,提出打造“有教育温度、有文化温润、有人性温暖、有美感温馨”的特色学校空间。

建好学校是第一步,更关键的乡村教育长远的规划。业内多位专家展开探讨。

城乡教育均衡是重点。浙江乡村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刘纪蕊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展乡村温馨校园建设是我国落实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正视乡村教育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对于具备发展潜力的乡村学校,要给学校创新发展的空间,在教师配备和经费拨付方面应满足实际发展需求,鼓励办好有乡村特色的乡村学校。她建议,可切实落实“县管校聘”制度,有步骤地实行区域内城乡教师大范围“交流轮岗”制度,强化教师“区域人”的身份,淡化教师“学校人”的认知,以最大程度地确保城乡教育在硬件、经费、师资等方面差距逐渐缩小。

乡村教育需要保留“乡土味”。乡村学校根植于广袤农村大地,乡土性是乡村教育的文化底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北京社科院研究员韩嘉玲曾撰文指出,乡村学校需回归生活、回归乡土,乡土化、生活化、本土化的乡土课程联结着学生与土地,帮助学生了解乡土知识与文化,不仅让学校的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还以大自然中的天地万物为教材,让学习走出“课堂只在教室发生”的传统设定,使学习空间从校内走向校外,将广阔的天地变成课堂。

乡村教育需要延续情感认同。对比相关报道和数据,潮新闻记者发现,全国已评选出五批500余所乡村温馨校园,不少建校史超过百年。从乡村温馨校园建设的进程来看,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情感、培养情感、输出情感的过程,乡村温馨校园不仅是校园,更是家园,需要乡村教育从业者持之以恒的努力。

正如谈桥中心小学校长平静所说,当学生把学校当成了“家”,学校注入了学生的情感,学校便一直都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X 关闭

行业要闻
农发行与广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进城乡重大项目建设

农发行与广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进城乡重大项目建设

土巴兔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毛利率超90%比肩茅台净利率仅10%

土巴兔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毛利率超90%比肩茅台净利率仅10%

6月底前河南省实现“场所码”全覆盖 升级后的“场所码”有啥功能

6月底前河南省实现“场所码”全覆盖 升级后的“场所码”有啥功能

公安部推行新车上牌新规 便利群众快捷上牌

公安部推行新车上牌新规 便利群众快捷上牌

北京市经信局公布今年第三批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北京市经信局公布今年第三批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520”迎婚姻登记高峰!深圳市民政局:高峰日扎堆登记可能影响体验感

“520”迎婚姻登记高峰!深圳市民政局:高峰日扎堆登记可能影响体验感

北京市东城区41条措施落地 2790家中小微企业享受政策支持

北京市东城区41条措施落地 2790家中小微企业享受政策支持

地球上最幸福的人!56岁非洲建筑师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地球上最幸福的人!56岁非洲建筑师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21千米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21千米

从东北到西北 他在“军垦第一城”规划着城建未来

从东北到西北 他在“军垦第一城”规划着城建未来